门徒娱乐
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,流感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,还可能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干扰。秋冬季由于气温降低,室内通风差,大家室外活动减少,以室内活动为主,且由于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等原因,人群聚集较多,这就给病毒增殖和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,所以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的流行。
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
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
流感是什么?
我们这里所说的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,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,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、H3N2亚型,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 和Yamagata系。同一个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亚型流感病毒。
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?
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,体温可达39~40℃,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;可有畏寒、寒战,肌肉关节酸疼、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,伴有食欲减退;常有咽痛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、颜面潮红、眼结膜充血等症状。少数患者可能伴有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食欲下降。流感起病急,大多为自限性,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,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,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,因此我们还是要积极进行防治。
流感的重症高危人群有哪些?
1.年龄<5 岁的儿童,年龄<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;2.年龄≥65 岁的老年人;3.慢性基础疾病人群;4.肥胖人群;5.孕产妇。
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?
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,其次也可经口腔、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又接触口鼻可引起感染。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,其次是隐性感染者。患者自发病后3~7日内均可从鼻涕、口涎及痰液等分泌物中排出病毒,传染期约1周,以病初2~3日传染性最强。儿童、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 1 周。
如何预防流感?
1.保持个人卫生: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特别是在咳嗽、打喷嚏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。避免触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,因为这些都是细菌和病毒进入身体的主要途径。2.增强免疫力: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蛋白质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适量运动,充足睡眠,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3.接种流感疫苗: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4.避免人群密集场所:避免参加大型集会和活动,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如商场、电影院等。在公共场所,尽量保持距离,避免与咳嗽、打喷嚏的人近距离接触。5.保持室内空气流通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。6.注意饮食调理: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7.避免过度疲劳: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,避免过度疲劳,因为疲劳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。
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?
重点:所有≥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。
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,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,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:1.医务人员,包括临床救治人员、公共卫生人员、卫生检疫人员等;2.≥60岁的老年人;3.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;4.养老机构、长期护理机构、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;5.孕妇;6.6~59月龄儿童;7.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;8.托幼机构、中小学校、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。目前北京市各个区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疫苗接种服务,可以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上面查询可以接种疫苗地点。可以线下预约,也可以在“京通”小程序,“约苗”小程序等上面预约接种。
防治措施
1.及时就医: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肌肉疼痛等流感症状,应立即就医,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;2.隔离措施:如果已经感染流感,应采取隔离措施,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并及时洗手;3.药物治疗:根据医生的指导,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。抗病毒药物如果在发病初期使用,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。
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,因此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之前,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。
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。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。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参考文献
【1】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.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(2023-2024)[J].中华流行病学杂志,2023,44(10):1507-1530.DOI:10.3760/cma.j.cn112338-20230908-00139
【2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20年版)[J].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,2020,18(12):1059-1063.DOI:10.13558/j.cnki.issn1672-3686.2020.012.0
作者:北京市垂杨柳医院